从匈牙利北部到斯洛伐克西南部,一路北上,两侧是起伏原野和连绵山谷,头顶蓝天清澈,偶有白云点缀。我要探访的斯洛伐克小城罗日尼亚瓦,同样在这蓝天之下、山谷之中。
罗日尼亚瓦属于科希策州,城市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初,面积仅为45平方公里。小城格局简单,一个名为矿工广场的大广场,道路向四周发散,除了教堂之外,再也没有三四层以上的房屋。
相对于城市体量来说,罗日尼亚瓦的广场可算是意外地大,甚至是斯洛伐克最大的中世纪广场。广场一角的空地辟为停车场,把车停好,一下车便感受到暖暖的阳光。四周建筑如同调色板,墙身颜色各异,如积木般拼贴。屋顶多半是红瓦斜顶,坡度陡峭,红瓦上开着一个个阁楼的小窗口。
矿工广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初,也是城市的原点。1291年,罗日尼亚瓦第一次出现在历史文字记录中,被记载于安德鲁三世国王交给埃斯泰尔戈姆大主教的捐赠契约中,因为蕴藏矿产,整座城镇成为捐赠品。
罗日尼亚瓦第一座被记载的建筑是1304年的教区教堂,如今是主教大教堂。当然,如今所见的教堂是多次重建后的结果,主要形貌是15世纪和16世纪重建时所奠定。
1382年,罗日尼亚瓦被授予城市权,因丰富矿产资源而云集于此的矿工们,逐渐令这座小城繁荣。黄金、白银和铁的陆续开采,使得罗日尼亚瓦成为区域的经济中心。广场四周的建筑,都是旧时矿商和手工业者的住宅,随处可见精美雕刻与徽章,可见当年的兴旺。也正是这一群体,逐渐形成了罗日尼亚瓦最初的市民阶层。
如今这里仍有一座已经开设百年之久的矿业博物馆,展示采矿业和冶金业的过去。19世纪中期,随着众多学校的建立,它也成为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知名的教育重镇。
广场中央是大树和一排低矮建筑簇拥着的瞭望塔,38米高的白色塔身呈现典型的文艺复兴时代风格,顶端却是巴洛克风格。瞭望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罗日尼亚瓦历史上最艰难的那段时光——1643年到1654年间,罗日尼亚瓦人在原先一座哥特式建筑的遗址上建起了这座塔楼,用于警戒和防御奥斯曼人的侵袭。
1766 年,塔楼不幸烧毁,原本文艺复兴风格的顶部在修复时被改成巴洛克式的木制瞭望回廊和头盔式木顶。如今在塔身上,仍然可以见到奥斯曼人的炮弹所留下的痕迹。
自从塔楼建成后,顶端的时钟就被认为是匈牙利王国(当时罗日尼亚瓦属于匈牙利王国)最精确的时钟,但可惜它并未被保存下来,如今能见到的塔楼时钟生产于1858年。
瞭望塔前有一个椭圆形花圃,中间是一座建于1905年的大理石雕像,纪念弗朗蒂什卡·安德拉西伯爵夫人。这座雕像由安德拉西伯爵和罗日尼亚瓦居民共同兴建,以纪念伯爵夫人对穷人和区域文化的慷慨付出。罗日尼亚瓦矿业博物馆和旧时的孤儿院等,都由伯爵夫人捐建而成。花圃旁的树荫下,摆放着一张张长椅,夏日时总是人们纳凉的好去处。
沿着广场旁一条道路走上几十米,便可到达罗日尼亚瓦的制高点——圣母玛利亚升天大教堂。
洁白塔楼在三岔路口向街而立,后面的教堂主殿沿两侧道路扇形发散。如果光看外表,它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教堂,我不会想到,当自己步入其中,会感受到如此巨大的震撼。
始建于13世纪的圣母玛利亚升天大教堂,原先是典型的双中殿哥特式建筑,没有塔楼。15世纪和16世纪,它进行了大规模改建,内部以新哥特式呈现,主祭坛却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
祭坛上的精美雕像和雕花簇拥着中间的圣像画。大殿两侧有一扇扇绘制精美的花窗,与古朴石柱和雕像和谐共处,穹顶的骨骼状支撑构筑出复杂的几何之美。
最让我喜欢的是大门上方的管风琴,步入大门的拱廊支撑起二楼的管风琴区域,花瓣式穹顶下的管风琴,中间簇拥着简洁花窗,阳光从此洒入。
1776年,罗日尼亚瓦成为主教区,圣母玛利亚升天大教堂也成为主教教堂。两年后,在教堂原本的木制钟楼遗址上,建筑师扬·梅耶尔开始主持建造眼前这座巴洛克古典主义风格的钟楼。
尊龙凯时人生就博官网登录
不远处的罗日尼亚瓦福音派教堂,同样是扬·梅耶尔所完成,内部祭坛则由另一位知名建筑师约瑟夫·戈德建造,1785年的管风琴是大师扬·格特纳的作品。
也是在广场四周,围绕着主教宫、文法学校和市政厅等历史建筑。主教宫是1776年到1778年兴建的两层古典主义建筑,文法学校后来改造为儿童医院,是一座两层的巴洛克式建筑,市政厅同为巴洛克式,为古典主义风格的三层建筑。
从中世纪到18世纪末,矿工广场就是这样一步步成型,构筑着市民社会的基础。从早期采矿业到后来的手工业,再到工业革命,罗日尼亚瓦人在经济变迁中一步步得到启蒙,形成自身的力量,也让城市格局和种种安逸延续至今。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Copyright ©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